2008-12-17 08:56 | 阅读(11043) |
今天是胡适先生诞辰117周年,我以他精神之一端,风度之一脉,来伸说我作为一个晚生对他深深的感念。胡适先生是真正化解我内心黑暗的人,这是我终身都要感谢他的。在这个国家,恨很容易,爱却很难艰,但胡先生却教会了我这一切。虽然我做得还很不好,但我并不悲观并不绝望,因为有他这样的前辈在前面引路。在如今这个犬儒盛行的年代,这说法看上去很矫情,但我却不惧怕把这种“矫情”表达出来。
要问谁对我的精神改变影响最大?那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:胡适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精神上的先辈——我的精神先辈固然很多,从古至今,可谓指不胜屈——而对我影响至深的精神先辈,无疑是胡适先生。我对精神先辈的要求,固然看重他的学问、才识,他的人品、风度,亦是很看重的。胡适的学问不算二十世纪中国最好的,但他对专制的洞见却是二十世纪中国罕见的,他知错必改的精神,他温和理性的风度,他坦荡光明的胸怀,在中国这个充满仇恨、敌视、斗争、绝望的国家,的确是一种异数。胡适是真正化解我内心黑暗的人,这是我终身都感激的,他是中国人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里真正的稀缺资源。
国人是懦弱、胆小,但也有“引刀成一快”的豪侠之士;国人是深怕专制制裁的人,但也不乏李贽、鲁迅这样以笔为刀的人;国人大多不敢牺牲(我并不号召牺牲),但有谭嗣同也可以说明问题。但容纳异己的雅量、对不同言论的尊重,却在中国是真正的稀有。专制制度遍产敌人,遍产你死我活的观念,就是很难产求同存异,有辩难风度,对不同言论有相当之尊重的人,真正有之自胡适始。综观胡适一生,他坚持自己的理念,却对不同言论有相当的雅量,对于他人的谩骂,却极有风度,这在睚眦必报或者暗中使绊的国家,是一种相当罕见的个案。终其一生,他与不少的人,都保持良好的、“我们是两个反对的朋友”一般的友谊。
黑暗、灰心、绝望,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,这当然拜我们的生存环境及制度之坏之赐,但何尝没有我们自己的原因呢?我们的价值观单一,以为有钱有权才算成功,所以成功变成我们中邪的毒药。换言之,只有得到实惠,只有得到奖赏,才算成功。凡是没有得到报偿的东西,就不算成功,就算失败。在此种毒药似的“成功学”的追逐下,亦即对失败的变态理解下,当然许多人会奉行成王败寇的理念,坚持急功近利的理念。而我们的制度也的确扩大了人们这种朝不保夕的理念,因为我们的制度并不是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民主自由制度,从民众到官员,都只有短视行为,而对未来没有理性预期,有谁对真正漫长的建设有兴趣呢?“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”的傻事,谁愿意去做呢?谁愿意做那看似无望之救火的鹦鹉呢?
但可怪的是,关于黑暗、灰心、绝望、深刻的悲剧感,在中国的文学作品却几乎没有特别好的表现。如陀斯妥耶夫斯基这样的人,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诞生?再者,生活中有许多荒诞可笑的东西,值得讥刺幽默,却没有像样子的喜剧作品。这一切固然有我们作者自身的原因,但与没有创作自由也是有相当的关联的。自然也与我们对许多方面比较短视,无理性预期也不无关联,更与我们是个没有真正宗教感的国家有关。做出了许多污烂之事,并不觉得可耻,反而沾沾自喜,从世俗上看中国缺乏真正的耻感文化,从精神层面看,缺少宗教感的生活,恐怕也不能说没有一点责任。
有人会说,胡适就不信任何宗教,他说自己是无神论者,但你要注意他所说的无神论与共产党的区别。胡适是不信任何宗教,但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家中最有宗教感的人。坚信自己的信念,并禀持一切机会来延展自己的理念 。我敢说胡适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,不信宗教的人士中最有宗教感的人,许多信教者未必在做人与风度、坚持信念上做得比他更好。他对待谩骂不回骂,甚至体谅,很少疾言厉色的风度,在在都使人感佩不已。胡适自信而不狂妄,所以坚定而非抱着错误不放。他坚持自己的想法,但并不认为真理在握,随时准备修正自己的见解。他对家人、对朋友、对民众、对国家、对世界的爱,真可谓感人至深。他在共产党得了大势的1947年、在两边不讨好的1958年都坚信共产党只是几百年来民主自由运动中一股小小的逆流,坚信民主自由必将在中国能够实现,这需要一种洞见,这需要一种勇气,需要一种深信不疑的爱。台湾今天进入民主时代,是对胡适最好的纪念。希望有一天大陆实现自由后,国祭不忘告胡翁。
我并不认为胡先生所说的一切,我都认可,其中可商榷之处亦不少。我并不认为胡先生的知识结构完好到毋须证明,其作为自由主义者在经济方面的认知程度,就有一定的缺陷。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自由主义者,对经济于民主自由制度之深层考量方面,很少有人能有哈耶克那样的认知(当然,今天恐怕也很少有人做到如他一般坚定)。胡先生供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如此之多,但我们的教科书里却选之甚少,许多人包括不少出色的知识分子对他的认知都模模糊糊,有鉴于此,我与一帮朋友联手组织了一个“网上胡适读书会”,今天也刚好一周年。一周年来,许多朋友出力甚多,老同学orchid6685在日本教书,事情繁多,却每期不拉地主持与关心“读书会”,并邀人参与读书会,作了许多期读书报告,没有她的精心护持,“读书会”根本没有今天。同样,没有蓝紫木槿、ddrose 、山西雪堂、嘉名、秦海春等朋友的参加,没有许多读者,这个读书会都不会像今天这样能健康地发展下去。在此,我深深感谢同道们的努力,让我们持续下去,使胡适先生的理念,让更多的人知晓。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“网上胡适读书会”,“读书会”有几个特点,我归纳如下:
一:自荐加入;二:没有章程与组织;三:以胡先生一件事、一篇文章为中心的个案报告;四:不在如何艰深,你不一定专业,可以业余,唯在是你的心得;五:报告不论长短,唯在言之有物;六:提前一个月上传你的参考书目和报告材料,以便大家作参与的准备;七:每月17日左右上传读书报告;八:没有核心,没有统一意见,没有评审。
在今天纪念胡适先生117周岁诞辰之际,也谨纪念“网上胡适读书会”一周岁。我感谢胡先生对我的精神指引,欢迎诸位对胡先生有兴趣的人,加入“网上胡适读书会”,我们一起来探讨胡先生的一切。
2008年12月17日9:07分于成都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延伸阅读:
网上胡适读书会(http://blog.tianya.cn/blogger/view_blog.asp?BlogName=hushidushuhui&idWriter=0&Key=0)
© 日拱一卒,不期速成。非商业性转载,请全文转载并署作者名。商业性使用,请联系作者。
2008年12月18日星期四
冉云飞 : 我终身都感激他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